中國強行主導香港「國安法」的通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立即表示此舉不但違反《中英聯合聲明》中對香港高度自治的承諾、更讓「一國兩制」變成「一國一制」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國土組研究員蔡佳昇說,進一步調查後發現各縣市查處人力不足、拆除經費不足、縣市首長態度不明是各縣市處理緩慢的主要原因,「從電訪過程了解到,目前各縣市主要執行農地違章工廠拆除的承辦人力平均不到五人,最少的高雄市更只有一人。被列為不配合輔導、高污染、新違建的工廠將被拆除 《經濟日報》報導,為避免業者拖延,經部9月3日發出限期通緝追捕令,業者須在明年3月19日前提交具體計畫,才有機會趕上二年內認定為「特定工廠」的條件,否則視為不配合對象,將提早斷水、斷電、拆除。
經濟部官員表示,一旦完成後,就可取得特定工廠登記。中高污農地違章工廠遷廠非單一部會能夠解決,必須要農業、環保、經發等跨部會機關共同規劃,成立專責機構、輔導廠商聯合貸款與遷廠,且要有工業用地媒合。目前業者提出納管期限為民國111年3月19日前,地方政府納管後,業者最遲一年內、112年3月19日前提出工廠改善計畫,必須詳述消防、水利、水保與環保等項目如何改正。」他說,雖然彰化縣有6人負責查報業務,但如此低的拆除經費也讓縣長王惠美交出拆除0家的最差成績。如屬於明列52產業及兩種製程的非低汙染事業的名單,也是所謂高汙染工廠,只有兩條路,「轉型」或「遷廠」。
不過官員強調,現階段需要進一步盤點,多少家工廠屬於低污染性。立法院去年三讀通過工廠管理輔導法部分條文,明訂105年5月19日前農地既有的低污染未登記工廠限期2年內申請納管、3年提改善計畫,10年內取得「特定工廠登記」,一旦取得特定工廠登記後,就可以進一步申請地目變更。相信有在關注新聞的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最終釋憲的結果,這次所提出對於「黨產條例」幾條規定是否有違憲疑慮,大法官最後認為,「黨產條例」這些規定並沒有違憲,都是符合憲法規定以及相關原則。
而對於這樣的解釋,疑慮在於是否有針對特定政黨有平等原則的問題,以及對於附隨組織的定義是否也有違平等原則及比例原則。各機關之組織、編制及員額,應依前項法律,基於政策或業務需要決定之」。近幾年大法官們腳步都動得很快,釋憲案一個接著一個推出,比較令人矚目的不外乎有同婚的釋憲、通姦除罪化等,而近期有個比較偏向政治性問題的釋憲,那就是針對「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也就是俗稱的「黨產條例」裡個幾條規定,所做出的大法官釋憲。曾由政黨實質控制其人事、財務或業務經營,且非以相當對價轉讓而脫離政黨實質控制之法人、團體或機構。
雖然結果很重要,不過究竟是提出了哪一些地方的疑慮,以及大法官們如何認定,也是需要我們去了解的,今天就來大家說明這次「黨產條例」的釋憲案裡的相關解釋。大法官認為,因為在解嚴前,並未有對政黨財務的相關法規範,因此以此作為時間點是合理的,再加上解嚴後,政黨數量過於龐大,打擊範圍會過大,所以適度限縮亦是合理的。
而「附隨組織」指的是獨立存在而由政黨實質控制其人事、財務或業務經營之法人、團體或機構。而在解嚴前,中國國民黨的確是處於主導國家權力的絕對優勢地位,透過政府來對於各種黨產的控制及運作,相較於其他政黨,的確是不公平的,因此針對附隨組織的規定,其實是一個落實公平正義的目的,不違反平等原則。因此以黨產會為「黨產條例」的主管機關其實是沒有相關問題的,因為此機關是依業務政策成立,並也有法律依據,所以並不會有違反憲法的疑慮。延伸閱讀 針對國民黨?黨產條例聲請釋憲,大法官宣告:全部合憲 婦聯會的財產為什麼被認定是「不當黨產」? 本文經黃靖芸律師。
Photo Credit: 中央社 這些是這次釋憲案比較主要的重點疑慮以及解釋。政黨及附隨組織定義是否有違平等、明確性原則? 在「黨產條例」第4條對於用詞有相關解釋,而其中被認為有疑慮的就是政黨以及附隨組織的定義。其實轉型正義的問題,在世界各國皆有在努力進行,像西班牙在前幾天便由法院判決認定,身為前國家領導人的獨裁者佛朗哥,其名下的一個不動產將會回收為國有,不應由其子孫繼承,因為那是當時時空背景下由國民出資給領導人的不動產,只是當時佛朗哥以其權力地位來移轉至其名下相信有在關注新聞的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最終釋憲的結果,這次所提出對於「黨產條例」幾條規定是否有違憲疑慮,大法官最後認為,「黨產條例」這些規定並沒有違憲,都是符合憲法規定以及相關原則。
曾由政黨實質控制其人事、財務或業務經營,且非以相當對價轉讓而脫離政黨實質控制之法人、團體或機構。其實轉型正義的問題,在世界各國皆有在努力進行,像西班牙在前幾天便由法院判決認定,身為前國家領導人的獨裁者佛朗哥,其名下的一個不動產將會回收為國有,不應由其子孫繼承,因為那是當時時空背景下由國民出資給領導人的不動產,只是當時佛朗哥以其權力地位來移轉至其名下。
轉型正義的背後,其實背負著所有以往受到獨裁政府侵害的受害者家屬的期望,不僅僅是討回不當黨產這麼簡單而已,轉型正義還包含要為以前受迫害的人們洗刷冤屈,還歷史一個公平正義,不希望這些殘酷的歷史就這樣被遺忘,那些受害的人們就這樣背著莫須有的罪名一直被歷史給謾罵。而台灣在進入民主時代其實不到五十年,對於轉型正義這塊可能還有些不解及疑慮,會認為是一種政治上的追殺,但其實不然。
而在解嚴前,中國國民黨的確是處於主導國家權力的絕對優勢地位,透過政府來對於各種黨產的控制及運作,相較於其他政黨,的確是不公平的,因此針對附隨組織的規定,其實是一個落實公平正義的目的,不違反平等原則。近幾年大法官們腳步都動得很快,釋憲案一個接著一個推出,比較令人矚目的不外乎有同婚的釋憲、通姦除罪化等,而近期有個比較偏向政治性問題的釋憲,那就是針對「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也就是俗稱的「黨產條例」裡個幾條規定,所做出的大法官釋憲。而「附隨組織」指的是獨立存在而由政黨實質控制其人事、財務或業務經營之法人、團體或機構。延伸閱讀 針對國民黨?黨產條例聲請釋憲,大法官宣告:全部合憲 婦聯會的財產為什麼被認定是「不當黨產」? 本文經黃靖芸律師。因此以黨產會為「黨產條例」的主管機關其實是沒有相關問題的,因為此機關是依業務政策成立,並也有法律依據,所以並不會有違反憲法的疑慮。西班牙法院認為此不動產應屬於國家,是給國家領導人的,所有權不應屬於前國家領導人,不得由其子孫繼承,而是應該由全體國民所有,這在西班牙被視為是民主及轉型正義的一大進步。
雖然結果很重要,不過究竟是提出了哪一些地方的疑慮,以及大法官們如何認定,也是需要我們去了解的,今天就來大家說明這次「黨產條例」的釋憲案裡的相關解釋。而對於這樣的解釋,疑慮在於是否有針對特定政黨有平等原則的問題,以及對於附隨組織的定義是否也有違平等原則及比例原則。
大法官認為,因為在解嚴前,並未有對政黨財務的相關法規範,因此以此作為時間點是合理的,再加上解嚴後,政黨數量過於龐大,打擊範圍會過大,所以適度限縮亦是合理的。各機關之組織、編制及員額,應依前項法律,基於政策或業務需要決定之」。
Photo Credit: 中央社 這些是這次釋憲案比較主要的重點疑慮以及解釋。政黨及附隨組織定義是否有違平等、明確性原則? 在「黨產條例」第4條對於用詞有相關解釋,而其中被認為有疑慮的就是政黨以及附隨組織的定義
隨便在Facebook上找個比較熱門的討論串看看留言和分享,上面總好像有兩個世界,鏡面投射,水火不容,兩方都認為自己才是唯一真理,卻忽略一個最明顯的真相:兩方其實都是對的。只聽自己喜歡聽的結果,就是讓所有事情變得片段。這也是最諷刺的地方:這些人因為以「多元思想」為號召的革命得到今日光芒,到頭來,卻還是在用國民黨教育的遺毒來鞏固自己的利益,我說,你複製,只是影響到的群體不那麼全面、立論由一組變成兩三組而已。Photo Credit: Corbis / 達志影像 也有些原本為自己發言而凝聚追隨者的人,因為利益或市場考量,被不同陣營影響或吸收,開始說別人想要他們說的話,即使自己根本就不相信那些論述,這些意見領袖,逐漸變成不同政黨的黨媒。
但這些民間的新聞局都有一個問題:他們並非無所不知,卻又得在眾人前表現的無所不知。長期穩定執政,國民黨執政時代的懷念榮光。
每個陣營都覺得自己做了很多事,都覺得自己是事件裡有理的一方、被辜負的一方,同時是贏家和受害者,而這個原本設計來尋找「大家都能接受的共識」的民主政體初衷,因為被切成兩個互相否認對方存在的真實世界,徹底失去了改變的力量,但每四年我們還是要選出113席立委、22個縣市長、一位總統,假裝吵架,假裝他們真的要為大家做些什麼。即使到很近很近的現代,這樣的集體心態仍然存在。
其中有一群人,至今仍緊跟著當初的幾個意見領袖,他們在2014年找到自己的後國民黨信念,即使有些觀念在六年後的今天已不太適用。最後,各個陣營就只想在事件爆發時,找到合適自己的立場的那個論調,驗證自己沒有錯,而當大家都只想在單一事件上一較高下時,公共政策就無法能有脈絡。
像是「難民法」,從好久以前的敘利亞的難民、幾年前中國異議份子的政治庇護、去年的香港、今年的香港,同類型的事情一出,大家都會吵得義憤填膺,但那條最關鍵、能夠解決一切問題的法律仍然躺在立法院,沒有人想要排審。Photo Credit: 中央社 善惡從來不是絕對,每個錯事裡有幾分對,正義也可能帶來犧牲,只是有些人只願意聽被斷章取義後,吹捧自己攻擊別人的言論。各類名家也如雨後春筍而出,許多先行者更在那波思想解放裡站到了浪頭,至今仍能左右輿論,享受殘留紅利。有些不太知道自己立場該是什麼的,便跟著偎大邊,期待的樹倒了就再找另一棵抱著,在幾場選舉裏面投下不少立場相左的票。
多元聲音存在的價值,並不是要你把聽到的故事照單全收,而是藉著各種不同論述,不斷挑戰自己現有的思維,讓自己的想法更能接近實際狀況,更接近群體的最大公因數。政府政黨威信盡滅,民眾改為相信「國民黨版」之外的一切事情 雖然舊的擴音喇叭被搗毀,台灣絕大多數人的教育過程仍不習慣、甚至根本沒有想過自己辯證,在強心針的藥效退去後,仍然踏上四處尋找新的意見領袖,外包思考的老路。
但今日大部分的人,還只是想找個人告訴他們「正確答案」,告訴他們應該怎麼想,應該支持誰,一旦選定,就不斷找尋各樣的證據,證明自己是對的。那個因,就是所謂的國民黨教育。
解鈴還須繫鈴人,國民黨搭起的高牆還是要國民黨來拆,這時馬英九便接承了李登輝,為台灣「民主」做出了另一個關鍵的改變——引燃太陽花學運——徹底搗毀了政府與國民黨的威信,將台灣大多數民眾的思想觀念,從國民黨的手中解放。到頭來,一切的錯誤還是要怪回國民黨,包括他們自己的失敗、台灣公共政策的停滯,因為國民黨會走到今天這種沒人願意聽、沒人願意相信的境地,大多數從政者和支持者不解決實質問題,只想在單一事件裡讓自己看起來沒錯的習慣,其實都是國民黨所埋下的因。
发布评论